
心酸!不是人人都可以轉行當平面設計師
昨天在星巴克,聽到鄰桌的談話:
A:「上次你幫我做的圖很好看,可是當我把圖放大,就會糊掉誒!妳可以幫我放大嗎?」
B:「呃,可是這規格不太一樣,要重做耶!很麻煩耶......」
A:「哎唷!你有原稿嘛!對你而言很容易的!我相信你!」
後來因為與朋友約定的時間到了,所以那位設計師最後是否答應幫朋友,也就不得而知了。只是心想著:「若是那位要求幫忙的朋友,知道繪圖要花多少時間與心力,是否還會如此央求呢?」
繪圖真有跟喝水一樣容易嗎?
那年剛從學校畢業,相信了一句話叫「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」,所以開始拼命上課,其中學了一些2D繪圖軟體。不學不知道,學了想不到,學軟體只是學到工具怎麼用,接下來是「師父領進門,修行在個人」,怎麼說呢?
舉例PhotoShop、Illustrator來說,學了這些就像是你學到了榔頭怎麼用,但你就是沒辦法做出美觀又實用的書桌。光學會工具,沒有美感、耐心及技巧也無法成為好的設計師。以下是我學習的心得,讀了之後就知道設計師有多麼令人敬佩,以及自己有多麼需要好好禮遇他們:
1.要成為設計師,美感只是入門款
之前上課時,跟著老師一個步驟﹑一個步驟做,旁邊的同學畫得比老師有過之而無不及,拉回眼光看看自己畫的圖,萬般不解我們都做一樣的動作,結果怎麼天差地別呢?才知道老師教的是工具與做法,美感這種事他沒教!
2.繪圖就像在化妝,要有耐心一層層上妝
繪圖就像幫女生化妝,目的是怎麼把她變漂亮?上底妝是一張圖層,上粉底是一張圖層,上大範圍腮紅是另一張圖層,上小範圍腮紅又是另一張圖層......
假設要做出一張「簡單」的錢幣發光圖片,林林總總可能要十幾個圖層;而一張美麗的星空圖,疊了幾百個圖層也絕非不可能!繁複的過程,只有真心喜歡的人才做得下去,沾醬油的人當下只會想著砸完電腦後,哪邊涼快哪邊去。
3.風格、構圖、光影、筆觸壓力,在在考驗技術
不要說過程有多繁複,還要有傳說中的技巧。下筆前,先決定要多大的圖(規格),如果未來要大圖輸出,圖的像素就不能過低。再把圖面草擬一下,考慮的重點可是夭壽多啊!,像是—
¡要用三分法構圖、引導線還是對角線呢?
¡光影對比要深一點或是淺一點才能顯示出好的立體效果?
¡要選用甚麼風格來呈現呢?
¡光暈要大一點小一點?
¡筆觸要重一點硬一點?
¡角度要陡一點或鋭一點?
網路隨處可見的美圖,其實是平面設計師下了許多苦功,才產生出來的,而這些苦功不是一蹴可及。總覺得別人的成功很容易,親自下田耕種,方知盤中飧,粒粒皆辛苦!站在自己的角度索求美景,其實是踩在專業的底線上吸取血汗啊!